2024工商业储能研究报告

亿欧智库发布的《2024工商业储能研究报告》中对工商业储能的现状、需求侧、供给侧、发展痛点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政策推动储能需求响应,2023年中国储能市场累计装机22545MW,据预测,2024年累计装机率达到25305MW,CAGR达到12%,装机量持续增长促使行业进入爆发期,新型储能技术成为行业新动力,电化学储能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目前工商业储能运营模式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中后期将向业主方自投和纯租赁模式过渡。

从需求侧分析,工商业储能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单独配置储能、光储(充)一体化和微电网。单独配置储能适用于工厂、商场等,可通过削峰填谷、需量管理削减用电费用,作为备用电源缓解用电焦虑,在目前的应用中安全性、耗电成本高、应急需求和绿色低碳的需求亟待解决;光储(充)一体化主要应用于充电站等,能提高光伏自发自用率,降低对电网的冲击,报告预测光储(充)一体化将成为未来工商业储能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重点应用场景,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安装配合度、安装可行性等问题微电网多部署在偏远地区,可实现能源优化和节能减排,但建设成本偏高,还需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另外也存在环境污染、用电困难等问题。总结来看,当前的优势开拓场景聚焦于新能源充电站、高速公路快充站、工业园区、部分常规地区的5G基站及数据中心,这些场景用电需求高,易于实现峰谷套利,且地理条件利于安装建造。

从供给侧分析,电化学储能电站总投资成本较高,电池及储能系统是主要成本,其中电池组成本占比最高,达59%。原材料中正极材料占据最高成本,零部件中IGBT元器件起到决定性作用。湖南裕能是磷酸铁锂龙头企业,斯达半导是国产IGBT龙头。储能变流器是仅次于电池的重要元件,占据总成本的20%。阳光电源是全球逆变器龙头企业。储能系统集成环节,随着专业化集成商的出现和发展,将逐步抬高行业门槛。海博思创致力成为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领跑者。

报告认为,安全性、标准化、经济性为目前工商业储能发展的痛点问题。储能系统起火爆炸是当前的首要安全问题,建设全流程涉及的标准均尚未落地,集成商的专业程度待提升,报告建议工商业储能的安全问题可以多借鉴大储的原因和措施来给出应对方案;集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兼容能力差,阻碍储能行业健康发展,需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提升产品效率及行业发展;目前工商业储能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市场定价、成本和利润把控缺乏合理性。应对策略包括增大降本空间,提升开拓市场的能力。

点击查看原文

 

特别声明:惟领科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亿欧智库

首页    新闻动态    2024工商业储能研究报告